课题研讨记录(2024.6)
苏州工业园区教育科学“十四五”规划课题
《““对话”理念下集市游戏与幼儿园区域游戏的融合研究》
环洲幼儿园科研活动研讨记录表
活动时间 | 20240616 | 主持人 | 徐韫仪、杨敬宇 | ||
出席对象 | 徐韫仪、杨敬宇、应嘉怡、高洁、费书涵、陆珠晶莹、于凭洋 | ||||
主要议题 | 幼儿园集市游戏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| 活动形式 |
| ||
讨 论 内 容 | 徐韫仪:游戏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元素,爱玩是孩子的天性。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环境中,教师应优化整合自然资源、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,为幼儿开设多元化的成长环境。集市指通过聚集形式开展的商品交易活动,是我国固定存在的一种贸易组织交流模式。将集市游戏引入幼儿园活动中能增强游戏趣味,能够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。 杨敬宇:近年来,虽然幼儿园开设了很多集市游戏,但由于游戏中存在一些弊端,难以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。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:游戏材料单一、场地有限,幼儿长期在进行区域游戏时,容易产生厌倦心理;游戏活动形式相对单一,难以提升幼儿的参与热情,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;集市游戏应给与幼儿充分的自主权利,但教师并非对其放任不管,而是为幼儿制定相应的游戏行为规范,使幼儿在集市游戏中严格遵守游戏规则,确保游戏有序进行。 应嘉怡:集市游戏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,吸引幼儿的注意力,具备丰富的多元化材料。师生互动中能完成集市游戏的设计、收集、制作。譬如刺绣游戏中,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性,教师可以将材料替换成安全小棒。游戏材料的固定性常常引起幼儿的厌倦心理,失去原有乐趣,教师需要根据学情来定期更换材料。在集市游戏开展中,丰富的硬币积累过程能激发幼儿的挑战力,使活动更具多元化。譬如在“糖葫芦”制作过程中,教师依据活动流程来命名不同的区域角,增强幼儿对制作环节的认知,同时控制各个区域的糖、山楂材料,使幼儿在自主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。值得注意的是,为了确保集市游戏的环保性,教师需要定期整合优化摊位内容,结合幼儿的思维发展情况,对集市材料进行资源共享、优化组合,确保集市资源能够实现物尽其用,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。 陆珠晶莹:集市游戏开展期间,教师的引导固然重要,但家长的参与也很重要。尊重、平等作为幼儿园活动开展的前提,邀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完成互动游戏。集市游戏前,家长可以先提前收集资料信息,积累多元化的游戏素材。游戏内容的选择,坚持严谨的态度。集市游戏源于传统文化,教师需要坚持科学性、趣味性的原则,精心筛选利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游戏。譬如集市游戏中设置主题教育内容,将中国传统文化贯穿其中,不仅能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,也能提升幼儿的民族自信心。譬如将集市游戏主题设置为“我是中国人”,集市游戏元素为剪纸,鼓励幼儿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创新。又如在“皮影”活动中,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。值得注意的是,教师需要结合集市游戏特征,筛选创设具有科学价值、教育价值的游戏,确保其在游戏开展中能够有序指导。譬如在“货物售卖”游戏中,教师先创设几条特色的赶集街市,幼儿在商品制作销售的环节中能激发游戏热情,提升自主协作能力。集市游戏材料在制作上,通过“废物利用”不仅能节约资源变废为宝,而且能增强幼儿的创新能力,包括:大转盘、糖葫芦、保龄球等,可乐瓶还可以用于“套圈圈”游戏中。将用过的报纸设置为“纸球”,将泡沫板裁剪为不同形状后,设置为磨刀石、剪刀等,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开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。幼儿在制作过程中,提升了动手能力。 |